【资料图】

想知道一个企业是谁注册的、有多少注册资本、是不是在打官司、受过什么行政处罚等,最快的办法不是四处托人打听,而是直接去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目前,此系统已归集企业信息54.7亿条,每天有超过1亿人次查询。

公示系统既增强了企业信息透明度,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也发挥了鼓励社会监督、引导社会共治的作用。

不过,目前系统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数据收集不够完整,信息主要来自市场监管部门,其他部门的数据信息较少;时效性差了点,行政处罚、法院判决生效后很长一段时间才会在系统中显示。

为解决这些问题,近日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在全国范围开展企业信用监管数据质量全面提升行动,计划用1年半时间解决企业信用监管数据不全面、不准确、不规范等突出问题。这将是我国信用监管、智慧监管、法治监管的又一进展,有助于倒逼企业提升合规性,构建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数据归集和公示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用好、用活这些好不容易收集来的数据。通过统一数据标准、加强源头治理、强化问题整改、实施常态监测、拓展数据应用等办法,促进企业信用监管数据质量全面提升。目前,市场上已有天眼查、企查查等第三方工具企业,对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数据进行深加工,只不过很多深度挖掘的信息都要收费。如果官方版公示系统能借鉴一二,免费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深度服务,能让这个国家级平台的价值发挥得更充分。

需要注意的是,50多亿条信息里,主要是企业正常经营产生的涉企信息,还有企业取得的行政许可、科研创新产生的知识产权等。公示系统不是黑名单,信用监管也不等于信用惩罚。利用这套系统强化监管的同时,可探索开发更多工具,如信用承诺、守信激励、信用培育、信用合规等,为合规经营企业参与评优、补贴、奖励提供支持,让守规矩的企业得到激励。奖惩结合,才能发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完整功效。

佘 颖(来源:经济日报)

佘 颖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