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有“弓马定高下”的武举制度,高考正酣之际,让我们来看看武状元是怎样炼成的。
1. 武举兴废
“武举”是古代通过武艺来选拔人才的考试,起于唐代。据《新唐书》“选举制”记载:“长安二年(702年),始置武举。”宋代时武举考试程序已趋于完善。据《宋会要辑稿》“选举”记载:武举包括比试、解试、省试、殿试四级考试;在考试内容上,则有武艺和程文两项。元代没有武举考试,《续文献通考》“武举”记载:“元代不设武举,专事承袭。”明代武举初设乡试、会试。据《明史》记载:武殿试始于崇祯四年(1631年),崇祯皇帝亲自主持武殿试,钦定一甲三人,自此开始有武状元。武举制度的鼎盛时期出现在清朝。据《清史稿》“选举制·武科”记载,顺治元年(1644年),清帝下诏举行武举,“定武乡会试年分”。此后的250余年里,武举一直未间断,产生武状元达109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8世纪60年代以来,工业革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火器被逐渐应用于战争中。由于清代的武举考试内容仍以冷兵器为主,因而无法适应新式战争的需要。晚清思想家冯桂芬撰有《校邠庐抗议》,在书中指出了武举制度的不足之处:不受社会重视,考试费用高,考生求教无门,因而明确提出“停罢大小一切武试”。据《大清德宗景皇帝实录》载,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光绪帝颁旨:“嗣后武生童考试及武科乡会试,著即一律永远停止。”至此,在我国延续上千年的武举制度,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2. 晋级之路
清代武状元的炼成,需要历经四个等级的考试:武童试、武乡试、武会试、武殿试。
武童试是武科的初级考试,每三年一次,包括三场考试:县试、府试、院试。县试由各知县主持,本县籍贯的武童参加考试,中式者参加府试。府试由知府或直隶州知州、直隶厅同知主持,中式者参加院试。院试由学政巡行各地进行,中式者称为武生员,俗称武秀才。
武乡试是京城和各省举行的考试,一般每三年一次,考生主要为武生员、荫监(凭父辈做官而成的监生)和捐监(凭向朝廷捐银而成的监生)。中式者称为武举人,可于次年九月参加武会试。
武会试在京城举行,由各省乡试取中的武举人参加。中式者称为武贡士,可参加当年的武殿试。
武殿试在京城举行,是武科最高等级的考试。皇帝亲自主持武殿试,并钦定武状元、武榜眼、武探花。《大清仁宗睿皇帝实录》记载:嘉庆十九年(1814年),嘉庆帝“于十月十八日御紫光阁,阅视马步射;十九日在景运门外御箭亭,阅视弓石,回宫后带领引见;二十日升殿传胪”。“传胪”是我国古代公布殿试结果的典礼,皇帝亲自宣布鼎甲名单,场面极其隆重。
3. 考试内容
从武童试到武殿试,考试内容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考核标准不同。根据《清史稿》“志九十选举三”记载:武举考试内容包括三场:第一场为马射,第二场为步射和技勇,第三场为策论武经。其中,前两场考试在室外举行,又被称为“外场”;第三场考试是在室内举行,又被称为“内场”。《钦定武场条例》详细记载了武乡试、会试的考核内容及晋级标准。
第一场考试,“马箭定式”:在马道边竖立三块大靶,彼此间距三十五弓(57.75米,一弓约为1.65米)。每名考生骑马在马道跑两个来回,拉弓射六次箭;再射“地球”一箭,合计七箭。上述射箭至少需射中三次,才算合格,否则不能进行下一步考试。
第二场考试,“步箭定式”:步靶高五尺五寸(1.83米),宽二尺五寸(0.8米);考生站在距离步靶三十弓(49.5米)处射箭,箭头均为铁质;每人连射六箭,须射中靶子中央,碰边擦框、射中靶旗靶根者,均不算有效成绩;六箭内,射中二箭者过关,可进行下一步考试;考生在步射时,拉弓以五力(一力为10斤)为准,允许加力。
还有“技勇定式”:以八力弓、八十斤刀、二百斤石为三号规格,十力弓、一百斤刀、二百五十斤石为二号规格,十二力弓、一百二十斤刀、三百斤石为头号规格,考生选择其一;考试时,拉弓须(三次)拉满,舞刀须(前后胸)舞花,掇石须使之离地面一尺(0.33米),上膝或上胸;力量较大者可多加弓力,但不能超过十五力;三项考试均合格,且使用一项或两项的器材规格为头号或二号者,方可入选“好”字号;三项考试均使用三号规格器材者,以及使用八力弓且刀、石并非头号者,均不得入选“好”字号。
外场考试结束后,考官要确定内场考试名单。马箭、步箭均合格者,可获得一个“单好”资格;技勇入选“好”字号者,亦算一个“单好”资格;同时具有两个“单好”者,可获得“双好”资格。监射大臣挑选单好及双好名单,密封好送入内场。
第三场考试为文化课考试,由主考官从武经中选取一百余字内容,考生进行默写;凡不能默写者,或涂写错乱者,或卷子倒写者,均视为不合格。所谓“武经”,即《孙子》《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唐李问对》等兵书。
三场考试结束后,由主考官确定录用名单。主考官于“双好”考生中选取文字合格者,并根据外场考试成绩,综合考量,确定最终录用名单及排名;如“双好”名额不足,可从“单好”考生中选取。
由于参加武举考试的考生大多重武轻文,答卷中难免出现一些笑话。清代官员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记录了考生笔试的多处错误,如“一旦”写成“亘”,“丕”写成“不一”。赵翼分析认为,这是因为考生夹带的小本字画太密,不能正确辨认,因而抄错了。他还提到考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如“国家”“社稷”等用语,只有在专用于描述清王朝时才抬格写,但许多考生将泛指的“国家四郊多垒”“社稷危亡”之类的语句,也错误地抬格写;又如自称“生”时,“生”字应在行内偏右,但许多考生将“生人”“生物”“生机”之“生”字,也一概偏在右侧。不过,那些获得“双好”资格的考生,即使笔试水平很差,一般也会被录用。
4. 终极冲关
武状元的炼成,离不开终极冲关:武殿试。从顺治三年(1646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朝共举行了109次武殿试,总共录取了9514名武进士。耶稣会的中国籍传教士徐劢,于1896年撰写了法文版《中华武科试实则》,在书中详细解读了清代武举制度,包括武殿试的内容。武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和之前的考试不同,首先进行内场考试,然后进行外场考试。内场考试的地点为太和殿前廊内,外场考试则分别在中南海紫光阁和紫禁城箭亭外进行。
据徐劢书中记载:十月初一一大早,考生们在兵部和鸿胪寺官员引导下,从午门进宫,来到太和殿前,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礼,然后坐在指定的座位上默写武经。次日,兵部官员将考生带到紫光阁和箭亭,告知他们参加外场考试需遵守的礼节。十月初三,皇帝入紫光阁,亲自主持马射、步射考试。每名考生需完成三箭马射和两箭步射。十月初四,皇帝在箭亭主持技勇考试。考生十名一排,借助弓、刀、石展示能力,考试内容、流程与武会试基本相同。十月初五,太和殿广场举行隆重的传胪仪式。皇帝亲自宣布武进士名单,包括一甲第一名武状元、一甲第二名武榜眼、一甲第三名武探花,以及二甲、三甲若干名。武殿试的总成绩排名,仍以外场技勇为准。
两榜鼎甲殉职金川
清代历次武举中,有一位“考霸”两榜鼎甲,第一次中武探花,第二次中武状元。
据《清史稿》等史料记载:山西阳曲人马全原名马瑔,乾隆十七年(1752年)考中一甲第三名,即武探花,授任二等侍卫。不久,他被任命为福建抚标右营游击,从三品官职。一天,马瑔与同僚言语不和大打出手。这名同僚被打得落败而逃,马瑔骑着马追赶。及至城濠的桥上,两人再次斗殴,并掉到城濠水中。此事在众目睽睽下发生,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两人因此被革职。马瑔随后更名为“马全”,寄居北京大兴。保和殿大学士傅恒发现后,“惜其材勇”,请他到京营里做教习。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马全参加武乡试,获得武举人资格。第二年马全参加武会试,再次中榜。不久之后,紫光阁举行武殿试,乾隆帝亲自出席。在外场考试时,马全技勇双全,脱颖而出。乾隆帝见到“马全”一名,又看到马全本人,不由大吃一惊,问道:“尔马瑔耶?”马全立刻磕头谢罪,陈述原委。乾隆帝爱才心切,既往不咎,钦定马全为一甲第一名武进士(武状元),并授任头等侍卫官职。
自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起,马全先后任江西南昌镇总兵、江苏苏松镇总兵、江南提督、甘肃提督等职。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马全奉命征讨金川(位于今四川大渡河流域)土司军,不幸战死,年仅不惑。(作者单位:故宫博物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