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总有小伙伴问小编通俗讲什么是唯物主义者_唯物主义者如何证明是什么,小编为此在网上搜寻了一些有关于通俗讲什么是唯物主义者_唯物主义者如何证明的知识送给大家,希望能解答各位小伙伴的疑惑。
(资料图)
由于哲学命题的口语化,导致不同人有了一些不同的误解。其实从根本上来说,不是口语化的问题,而是不看书的问题。喜欢看文章,喜欢听讲座,喜欢不求甚解,从而导致对简化表达的直观理解,背离了更为深刻的哲学命题。“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世界就是物质”,“物质”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东西”。虽然理解之后,可以这样简单的进行口语表达。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哲学研究的是本质问题,一般规律问题,因此在理解哲学命题的时候需要的是抽象思维,而不是具体思维。当说到“世界”的时候,脑子里面应该是“万事万物的总和”,而不是跟前的某个东西。这是理解一般哲学命题的时候,需要的一般思维。“本质”所讨论的是“固有属性”,或者表达为“内在联系”,与之相对应的哲学概念是“现象”,是“外部表现”。因此这个命题的含义是:“从根本上来说,世界的内在属性是物质性的。”
其次需要明确的是,谁提出的明确,地问谁要解释。费尔巴哈、马克思提出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命题,在黑格尔、康德哲学里面是找不到答案的。即使是找到了同样才说辞,在具体含义的用法上也是不一致的。因此世界的本质为什么是物质性?或者问马克思为什么说世界从本质上是物质的?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去找论证。
最后需要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理解“物质”这个概念,还是遵循谁提出的命题谁解释?谁提出的概念谁解释?这样的基本原则来讨论问题。这个大的原则适用于所有的理论、概念、哲学、思想等。违背了这个原则,在理解某个思想、某个主张的时候,思维是要走玩路子的。
什么是物质?从古到今的理解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具体事物的抽象,因而提出“土、气、水、火”是世界的本源,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就是原子,在古希腊哲学中“原子”的本意就是“不可分割”,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了具体的物质是由不同的元素构成的,而元素是由原子构成的,万事万物就像是积木一样共同堆积起来现实世界,或者干脆宣布“生命就是化学机器”。
随着科学的发展,很快验证的机械唯物主义在世界观上的不彻底性。尤其是发现被命名为原子的物质,还可以继续被分割为更小的微观粒子后,一种相对比较落后的世界观就此坍塌了。人们重新思考“物质”的哲学定义,恩格斯说:“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是从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知的许多不同事物依照其共同的的属性概况起来”。
到此为止,唯物主义者已经对“物质”进行了三次比较重要的重新定义。从对具体物质的抽象,到对构成要素的具体,再到一切存在物的总抽象。虽然不同时期对物质的认知程度不同,但是根本的、一般的、本质的属性是一直的,列宁精辟地将其总结为:“客观实在性”,客观性说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实在性说的确确实实的存在,而且可以被人感知认识。发展到这个阶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已经基本成熟和完善,剩下的只是对这种认识的论证和运用。
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是客观的、实在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是如何被证明的呢?教材中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论证,一是自然界的存在,二是精神的本质,三是社会的由来。十九世纪的科学家发现了“能量守恒定律”,并且才随后的实验中论证了,这个定律是宇宙的基本定律,普遍适用于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相对力学以及电磁学。在化学反映中又证实了“质量守恒”的定律。这些都是具体的论证,在哲学的领域抽象成为“物质不灭原理”,世界是万事万物的总和,不管其构成的基本要素具体是哪一种或哪几种粒子,其根本上都遵循了“物质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的自然法则,都满足“客观实在性”的根本属性。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是跟现代科学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从科学中汲取一般规律,总结成为哲学基本原理。
既然世界在人之前就已经存在了,那么人是怎么来的?人的认识是怎么来的?这里涉及到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原理,如果世界跟人是没有交集的,那么人是没有办法认识世界的,因为人的本质也是物质的,是属于自然界中的动物,因此需要跟自然界打交道,从自然界中获取生活所需的同时,用眼耳口鼻身感知着自然界的客观存在。一切的感性信息,通过大脑的加工处理,形成了理性的知识。如此循环往复,经过漫长岁月的积累,以及客观条件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人的认识。
决定人类认识的有两个关键性的过程,一是直立行走改变了人的形体,二是火的使用让人吃上了熟食。前者改变了大脑的形状,后者随着化合物的长期滋养,促进的大脑的发育。人脑这个认识最重要的器官形成后,开始发挥其作用,在劳动生产中,产生了交流需要的语言,人不仅仅是有了思维,而且可以通过抽象的概念来交流思维。因为认识从收集信息开始就离不开眼耳口鼻身的物质存在,在认识的过程中又离不开大脑的工作,因此精神从一开始就是受制于物质存在的。唯物主义者将“认识”活动称之为:“客观世界对主观的映像”,而认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
决定社会形成的关键在于人类的社会实践,而实践的关键又在于“主观能动性”。意识虽然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但是它并不纯粹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是具有自己的主动性。一方面表现在目的性和计划性上,另一方面表现在选择性和创造性上。目的性是由主体的需求决定的,渴了会选择喝水,而不是去吃饼干。创造性是由大脑的想象力决定的,一方面会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而联想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事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现实存在的改造而创造出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事物。正是因为这种主观上的能动性,正是因为这种社会实践,从而创造出不同于自然界的人类社会。
世界是由三大领域构成的,自然界是物质的,精神本质上也是物质的派生,社会本质上是精神对物质存在的再创造。从根本上来说,最根源的存在是物质存在,人对自然界的改造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需要基于一定正确的认识,在遵循自然存在自身规律的情况下,才能做出改变。物质在意识的活动中,是起着决定性的因素的。因此无论哪个领域,在第一性的问题上,归根结底都符合“客观实在性”这个根本特征。但凡能够通过科学技术发现的新元素,它都是实在的,但凡是人不得不遵守其本质属性及其规律的存在,它都是客观的。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其基本观点来源于科学理论,既可以被科学的研究成果反复论证,又可以反过来指导科学发展中的理论问题。
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思想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气一元论
在“唯物史观”之前,古人有哪些历史观?
关键词: 通俗讲什么是唯物主义者(唯物主义者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