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范华 肖雨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们中国的汉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生僻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更是寓意深远。中国人取“名字”一直很较真,翻遍《新华字典》也要找个涵义隽永的好字眼,这也就是近年来小朋友名字中生僻字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又到开学季,随着一大批新生入校报到,老师们又要开始一年一度的“点名大挑战”!
我们先来感受一下
↓↓↓
今年8月1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布新版《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030-2022),新国标正式实施。该标准首次发布于2000年,2005年经第一次修订,支撑了我国中文信息处理和交换需要。
与上一版标准相比,新国标增加录入1.7万多个生僻汉字,为传承中华文化、增强中文信息处理能力、满足姓名生僻字人群用字需求提供标准保障。这是在满足人们日常汉语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技术促进中文国际化、信息化的重要举措。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及徐也给家长提出建议,有一些父母为了所谓的回归传统文化,或是给孩子取一个能凸显文化意义的名字,可能会刻意地使用、拼凑一些现代人不常用的生僻字。
需要注意的是,不少生僻字在古代文献典籍中具有美好内涵和丰富意象,对这类生僻字的认知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人所表达的思想。但在类似于取名字等实用性较强的领域中,需要慎重考虑生僻字的使用。
海报制作:何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