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时过境迁,人们在食有肉的农家乐里大快朵颐,同时也享受到居有竹的雅致环境。美哉,快意人生!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诗意浪漫,超然不俗的人生态度跃然纸上。我揣测,苏东坡当年写下这一诗句时肯定是处在一种衣食无忧、悠闲舒适的生活状态。
当今,大家都欣赏并乐意陶醉于这般语境之中,这是人们在丰衣足食时的追求。而当年,在竹乡插队的我,尽管居有竹,却全然无此闲情雅兴。因为,那个年代人们食无肉或少肉,肚皮里清汤寡水,民以食为天么。
我曾插队的闽北建瓯现在被誉为“竹笋之都”,那儿推窗就是竹连山,山连竹,满目苍翠,绿得清新。但满足口腹之欲却是第一位的、实实在在的。当年物资匮乏,猪肉更是稀罕之物。食有肉是刚需,是雪中送炭,居有竹是锦上添花,更多的是精神享受,一片青竹林难以融入生活的肌理,肚子里毕竟缺油少肉。
现代年轻人讲究“轻食”“素食”,担心肉多油多引发富贵病。可谓饱汉不知饿汉饥,他们没有那个困难年代的经历。那是票证年代,城市居民吃肉凭肉票,每月只有3到4两的定额。农村实行的则是“自给自足”,但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况是,是“自给”了,但往往不能“自足”。在那个时代,生产队重“以粮为纲”,村民没有养猪的积极性。那吃肉咋办? 生产队有个约定俗成,逢年过节或特别的日子才有肉吃。这时候,按约定的轮次,总有一两家农户把自家养的猪宰了。宰猪也算是队里的大场面了,村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会凑着看热闹,与其说是看热闹,还不如说这是猪肉的诱惑力、吸引力。杀完猪, 按惯例就由东家主刀拿大头并选择自己要的部位,余下的按人头卖给村民。知青也算村民,但没有额外的优惠。由于知青户不养猪,就没有宰猪做东的机会,吃肉的总量会更少。现在买肉,看到肥肉避之不及,而当时生产队宰猪时,知青都会伸长了脖子,期盼能买到肥肉多一点的部分,好熬成猪油炒菜备用。
据说邻村有个知青吃肉的有趣的段子。二十来岁的知青正是当吃之年,下田劳动强度又大,虽有幸在粮仓之地插队,肚皮吃得饱,但长年累月光吃白饭,少肉少油少副食,对猪肉可是垂涎欲滴。于是,就搞了个增加吃肉频次的“恶作剧”。他们悄悄地将黄豆塞进猪耳朵,因有异物入内,那头猪整天就摇头晃脑的样子。于是,知青就诓养猪的东家,这猪看来有病,赶紧宰了吧,死了就可惜了。就这样,知青多了次吃肉的机会。还真不知道这是杜撰的笑话,还是生活中的真实故事,但知青对饱餐一顿肉的憧憬是真真切切的。
“肉”与“竹”,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主角、配角之分。例如,春笋是时鲜,腌笃鲜则是上海人的美食。烹饪腌笃鲜,依我之见,肉占C位,是主角;而笋虽入馔,终究还是配角,主打吊鲜,它负责把肉之味肉之精华提炼出来,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时过境迁,人们在食有肉的农家乐里大快朵颐,同时也享受到居有竹的雅致环境。要不然当年插队时的春笋满山坡,却怎么也勾不起我的食欲。
时过境迁,人们在食有肉的农家乐里大快朵颐,同时也享受到居有竹的雅致环境。美哉,快意人生!(陈森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