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108家企业腾退签约,形成可连片开发工业用地4970亩。这是近日发生在江山的“腾笼换鸟”大手笔。4970亩是什么概念?江山所在的衢州市,其市区今年的工业用地供应量远不到4000亩。
(资料图)
作为推动稳工业和调结构的制胜招,“腾笼换鸟”在当前经济增长挑战和机遇并存的窗口期备受关注。我省各地各显神通,以整治低效工业用地为切入口,加速“腾笼”,为下一步的稳增长腾出空间、赢得主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浙江已腾出用地6.5万亩,占全年目标的129.7%。
在江山,下决心进行如此大手笔的腾退,是因为这一化工大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成长烦恼”:一边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风口机遇转瞬即逝,另一边接二连三的好项目急着落地,可由于先前入驻化工园区的项目土地利用零散低效,园区内已无连片空间可承载。今年7月,江山正式启动传统化工园向两新产业园转型升级行动。
江山市两新产业园转型升级工作专班负责人柴建荣说,园区共涉及108家企业,根据前期走访调查,按照企业基本情况、搬迁腾退后的发展意愿等形成“一企一档”。在搬迁升级、整合重组、收储纾困等细致工作下,21天108家企业最终全部同意腾退。
在江山市两新产业园园区转型升级指挥部,记者见到园区内的“老业主”江山源光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毛锋。“我来办企业不动产过户手续,公司将搬到江山城南工业园区。”在毛锋看来,城南工业园区聚集了一批机电企业,搬过去后能就近找到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降低生产成本。
调结构,高耗低效企业是淘汰落后产能的关键突破口。自去年启动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浙江持续下大力气解决影响和制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
在长兴,这个传统制造业大县全面优化县域内6.7万亩工业区块,倒逼边界内外低端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截至目前,长兴县累计关停“低散乱”企业1028家,腾出土地1.4万亩,近3年工业供地总量居浙江省各县(区)前列。
调结构,更需要科学谋划、精心布局。
在绍兴,一场产业“大腾挪”刚刚落下帷幕。当地以跨域整合的思路,将越城区所有印染、化工企业分别整体搬迁集聚至柯桥区、上虞区,腾退出万余亩工业用地。如今,5个印染搬迁组团全部建成投产,18个化工集聚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腾出的宝贵空间,正成为各地招大引强、推动经济稳进提质的有力筹码。
原本印染、化工企业集聚的绍兴袍江三江口,今年迎来一位半导体“大咖”——投资百亿元的比亚迪功率半导体项目。以其为中心,一个以“泛半导体+”产业为主体的“绍芯谷”正在打造中。“今年以来,我们新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42个,其中50亿元以上9个、100亿元以上5个。”绍兴市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月至7月,绍兴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同比增长34.7%、36.7%,均居全省第2位。
“我们瞄准衢州市锂电池新材料产业链做延伸配套,先期已同一批重点新能源新材料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江山市招商投资促进中心主任周秋林表示,目前还有6家行业龙头企业正在洽谈中,“力争5年内引进15个以上十亿元项目,2个以上百亿元项目,预计2025年两新产业园产值达到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