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玲斐(中间)在车间与同事讨论技术

“不只是速度达到7000转,设备产生声音和震动也要控制。”见到浙江新顺发缝纫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质部部长阮玲斐时,她和同事正在讨论质量提升改进的创新项目。


【资料图】

在改进创新过程中,重来是常态。为了能让新品达到行业领跑标准,他们已经展开了近半年的研究,这回的设计案依旧没能让阮玲斐满意,她想要的不仅是新品转速快,还要噪音低、震动小。

“很难,但总要试一试。”阮玲斐这么说,也这么做。她用近三十年的尝试,让自己从一名流水线上的女工成为缝纫机这一行业的标准制定者。虽然获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十大杰出外来务工青年等荣誉,但阮玲斐觉得最让自己骄傲地是“完成了想学一门技术的梦想”。

身着蓝灰色工作服的阮玲斐,与周边员工一比,瘦小的有些不起眼。但她的面对产品时的专业、专注,让人难以忽视。同样难以被忽视的是她攻坚克难的决心和敢于担当的勇气。

“这个项目从工艺、选材以及产品设计,都需要找到新的突破点,困难程度让大家伙都只打‘退堂鼓’。但阮部长说着‘试一试’,自己就冲在前头挑起了大梁,让大伙儿一下子就有了信心。”这正是同为研究组组员郑瑞最佩服阮玲斐的地方,面对困难敢于挑战、突破,并且总是带头冲在第一个。

阮玲斐在创新工作室与同事讨论技术开发

阮玲斐时时冲在一线,自有她的底气。为了了解生产,她花了近十年时间,把不同类型的生产线待了个遍,缝纫机是否合格,光听运转的声音就能判断。对机械一窍不通的她还拜师求艺,学会看图测量、整机检验、设计缝纫机等本领。

有底气,敢冲锋。阮玲斐不断冲锋的勇气来自第一个研究项目的成功。

阮玲斐第一个研究项目高速曲折缝纫机用于童装装饰以及内衣曲折缝纫,速度快、精度高,缝制的走线平整、精美。但这一技术当时被国外垄断,国内的研发也尚属首次。“对照国外产品,第一回做出的样品像模像样。但是一启动,问题就暴露了,产品转速提升,摆针落针的精度就降低了。”阮玲斐终于明白前辈们所说的“产品好学,工艺难得”。

没有现成的答案,就自己找答案。阮玲斐骨子里不服输的劲儿冒了上来,她想事情虽难但总要有人去做,也总有办法克服。向研发中心同事请教、倒时差向国外专家求教,那段时间阮玲斐是研发部最晚下班的人。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研发,高速曲折缝纫机打破国外垄断,开始投产试用,降低购买费用近三成。就在阮玲斐以为研发成功时,意外发生了,客户在试用机器半年后,摆针落针点出现偏差和跳针等情况。客户直言,“不尽快解决,就结束合作”。

经过检测,问题出在控制摆针的双面凸轮上,由于高速运转,所选材料和表面热处理硬度不够磨损严重,导致摆针不稳。阮玲斐当即决定:重新选材、重新研发、重新制造生产。

重新选材并不是一件易事,既要考虑坚硬度,还要考虑耐磨性。面对上百种材料,如何选出合适的一种?阮玲斐带着团队成员一边一种种试验;一边跑上海、江苏等地专业厂家求教。终于在一个月之内,找到合适的替换材料。一晃又是半年,客户再次来电,表扬改进后的机器未出现任何状况,决定再次加购。

这次的研发经历让阮玲斐相信,研发并不困难,难的是要有坚持不懈、敢于尝试的心。“研发新品是对原有产品的突破,也是对自己能力的突破。”在研发部,阮玲斐不仅是发挥着党员先锋带头作用,还成了一面敢于创新突破的旗帜,她对自己的要求也更严格了。通过不断研究推出新产品、新技术,阮玲斐手握17项国家专利,成了行业内的“名人”,她也因此被聘为全国缝制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和中国缝制协会第二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主持制定2项行业标准。

阮玲斐在生产一线

掌握技术、成为高级技师,就在大家觉得阮玲斐会在研发上更进一步时,她选择换岗成为品质部的一员。“技术研发和品质紧密相连,有技术还得有品质,才能获得市场长久的认可。”第一次研发新品产生的质量问题,依旧是阮玲斐心中的一根刺,时时提醒她要保证品质。

走进新顺发缝纫机的生产车间,墙上粘贴着每位品控员的操作指示,小到螺钉,大到整机,有详细要求,还有图片对照。检验员李裕豪负责封包机、机壳等物材的检验,“对标对表,一比对就清楚知道合不合格。”李裕豪告诉记者,这都是阮玲斐想出的方法,不仅效率高,合格率也提升不少。

今年,阮玲斐有了个新身份——党的二十大代表。这让她意外又惊喜,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在她看来,目前技术工人在发展上有空间、经济上有保障,社会上也越来越尊崇工匠精神。阮玲斐笑言,她这辈子最大的收获就是着一事、传一艺、显一技,有了一颗匠人之心。如今,她想用行动坚守并传承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把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名片擦得更亮。

关键词: 研究项目 改进后的 研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