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供图

最近几天,刷朋友圈总能发现几个“阳了”的朋友。他们有的晒出检测结果,有的记录生病感受,有的科普治疗经验。社交媒体上有人打趣道“朋友圈怎么变得‘阳’气十足”“阳性后不发朋友圈也能痊愈”。

玩笑归玩笑,忍俊不禁之余,我们也发现,积极乐观的心态正在更多人之中流转。


(资料图片)

乐观在于,很多人不再畏惧新冠病毒。它虽仍是难关,但并非不可跨越。疫情刚开始时,人们谈“疫”色变,防它就像防“洪水猛兽”。而如今,人们敢于在朋友圈大方晒“阳”,对病毒不再讳莫如深、藏着掖着,“正视它再战胜它”成了共识。vlog、plog,各种形式的“抗疫日记”用心又鲜活;“剪秋,本宫头好痛”“宝娟我的嗓子”之类表情包的传播,倒也是一种“苦中作乐”。积极的心态之下,病毒得以脱敏,平常心得以锻成。

乐观也在于,更多人开始互帮互助、彼此激励。朋友之间互送“阳敌”表情包当护身符、久未联系也不妨碍送上一句“早日康复”;业主群里的“缺啥少啥,都说一声”;社交媒体上的求助和答谢信息……人们之间的物理区隔被情感上的畅通所弥补。生病的人也许依然难受,但这种关心和鼓劲儿至少能让他们心头一热。面前是病毒,但我们的身后多了一双双支撑着后背的手,彼此间的积极和自信也许就是很多人的勇气来源。

疫情愈发严峻的当下,乐观有用吗?我想这个回答是肯定的。

俗话说“心平气和,五体安宁”。对个体来说,积极乐观的精神头儿是对抗病毒的一剂“良药”,放平心态,安心治疗,从“阳过”到“阳康”不过是时间问题。越是担心、恐惧、绝望,越是助长了病毒的气焰。“病毒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不能没被病毒击垮,反而被情绪击溃。

从更宏观的层面来讲,我们的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去对抗疫情,需要的是科学理性、乐观自信。口号喊齐了、人心安定了,眼神聚焦了、步调一致了,大部队走起来才更快更稳,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秩序混乱和资源挤兑,更科学、从容地应对这一次考验。

乐观归乐观,豁达归豁达,做好个人防护依然是当前的“重中之重”。戴好口罩、通风消毒、保持距离、减少聚集……即使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感染风险,但也要尽可能做到“晚阳”或者“不阳”,争取当一当病毒的“漏网之鱼”。

战疫三年,路行至此。病毒致病性的显著下降、科学的研判和防疫经验、不断补齐的防疫短板、政企一心的部署落实、全力拼经济势头的回归……点点滴滴的努力让我们今天的积极自信既“理所应当”又“水到渠成”。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对于明年中国经济实现整体性好转,我们极有信心”“一二月份后疫情有望进入常态”……给人曙光的判断越来越多。我们只需咬咬牙,再多坚持一会儿,看山海,听虫鸣,闻花香;三五好友,街边小摊,闲话家常,这些往日寻常,就在转角了。

关键词: 社交媒体 忍俊不禁 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