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过半,这个春节除了好好陪父母,你走亲戚了吗?阔别三年之后 “重逢”,你是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还是遭遇了个人边界被“突破”的尴尬?热搜上,一则关于“走亲戚会不会终止在00后”的话题,从节前持续讨论到现在。
(资料图片)
新春佳节走亲访友,是这个中国人最看重的传统节日里温情的表现,但为什么又有年轻人“想在自己和亲戚之间,划一道银河互不打扰”?走亲戚习俗淡化将不可逆转吗?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吗?年轻人呼唤的“边界感”在亲戚那里还能建立吗?这两天,带着这些问题,同样还算年轻的笔者趁回乡好好“会了会”亲戚们。
(一)
有距离感的社交
好像也不错
年初二是去外婆家拜年的日子,一大早,“走亲戚积极分子”父亲就在家人微信群“轰炸”:“去早一点,别让娘姨们等!”“外省表哥都到了,你们总不能太晚吧?”早上9时,我们终于拎着礼品,整整齐齐出现在外婆家。外婆家在长兴县的一个乡镇,她育有一儿七女,这是个大家族。每次过年,娘姨们都会携家带口从四处围聚过来。
开饭前,亲戚们三三俩俩聚着,各有各的圈子。茶几旁,几位娘姨说着话,老爸和舅舅、姨夫们围在桌前打着扑克牌。刚刚结婚、新加入大家族的表弟媳,偶尔抬头对身边人微笑,然后继续闷着头玩手机。
笔者正处在表姐妹圈子里。表妹6岁的儿子盯着投影仪看《小猪佩奇》,我儿子也跟着在旁“咯咯咯”笑,表姐的一对儿女在一旁搭积木。为了活跃气氛,我向表姐妹们请教孩子入读幼儿园的问题,果然让大家七嘴八舌地聊了会儿,最终在友好的氛围中度过了饭前半小时。
春节是家人团圆的时刻(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熟悉的陌生人”“亲近又疏离”,是笔者对这些年年见面的亲戚最大的感受。从中学时代起,我去外婆家的频率就变为“一年一次”,对表姐妹表兄弟的记忆也停留在儿时——我们曾一起钻瓜田,也曾一起沿着宣杭铁路线追逐绿皮火车。那些时光纯粹又美好。后来,大家渐渐长大,各自生活的城市不同,从事的行业不同,慢慢失去了交集。
有心理学家研究得出结论:个体更倾向于信任那些经常出现在自己生活中的人,常年不见的亲戚因时空疏离,又因城市化分工带来的差异,让价值观、态度立场难以重合,以至于“无法深聊”“共同话题不多”。
开饭前这段社交时光,父辈的那群,享受着社交的乐趣和满足;只是跟着来走亲戚的小辈,只能蜻蜓点水地聊聊;还有更年轻的群体,则游离在当天的亲戚社交圈之外。楼上的卧室里,两个“00后”表侄儿,安静地趴在床上玩着手游。2003年出生的表侄儿说,姐姐就不来走亲戚了,她要去城里和朋友聚会。
“老一辈之外,人人面前似乎有道无形的壁垒,也有各自想待的圈子,大家表现得礼貌、克制,不再往前多迈一步。”年轻的我想,一方面,春节走亲戚挺热闹,见面了彼此就心照不宣感受到了那份血缘亲情的存在;另一方面,节假日里亲戚社交保持一定的距离感,好像也挺好。
(二)
模糊的边界感
尴尬的是谁
一条改好刀的鳜鱼被扔进锅中,“滋溜”的油爆声起,燃气灶的另一边,一锅老母鸡炖蘑菇正“咕咕咕”沸腾冒泡。一个上午,大舅妈在厨房忙碌着,她像变魔术般做出整整两桌菜肴。大舅是家族大家长,他一边为亲戚倒酒,一边招呼大家吃菜,“酱烧牛肉可是你们舅妈的拿手菜,来尝尝!”说话间我碗里已经被塞进了一大块。
亲戚们围桌而坐,从去年挣了多少、儿女们的学业如何开始,聊天的气氛逐渐热烈。渐渐地,大家将视线投向26岁的表弟。表弟刚从深圳回来过年,亲戚们最关心的是他的婚事。去年我曾听母亲说过,表弟和一个在杭州的姑娘谈恋爱,姑娘老家就在隔壁村,但最近,他们似乎分开了。
一位亲戚一边给表弟夹菜,一边有意无意地说道,“阿方啊(表弟小名),和隔壁村小姑娘的事,再考虑考虑。”“姑娘除了内向点,话少些,其他样样好。”边上两位娘姨也帮着劝。但表弟并不想接话,头也没抬地说,“太远了,谈不到一块”。亲戚们还想再问,表弟借口盛饭就去了另一桌。
春节期间,人们为团聚准备一桌丰盛菜肴(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春节催婚“修罗场”直接上演,我目睹了表弟的尴尬。家中有地位、有话语权的长辈,往往扮演着社交话题设置者的角色,“95后”、“00后”小辈要被迫“答题”。
亲戚们看似关心,实则侵犯了年轻人的边界、暴露了人家的隐私。现在的年轻人并不希望被过问婚姻状况或工资水平等,亲戚们问得随意,却不知当事人很受困扰。
今年春节,“女孩走亲戚被催婚全程蒙头捂耳”又上了热搜。有“00后”戏谑地称,走亲戚这件事,就是“别人在过年,社恐在渡劫”。网上年轻人热议的“不走亲戚”话题中,点赞量较高的评论是——“总有一些‘懂哥’为我们的人生指点江山。”“亲戚就是以关心之名,天天问你结婚了吗你到底赚多少,让人心累。”
(三)
应对过度凝视
各有“对策”
笔者和身边的朋友聊了聊,发现学生群体、大龄未婚群体对“边界感”更为在意。
“当不优秀的我,被凝视了,这种感觉很糟糕。”1990年出生的朋友李婷婷回忆起学生时代,她在儿时遇到了一位过度关心的亲戚。当时,堂姐刚结婚,堂姐夫是一所高中的副校长,他每次来家里走亲戚,总会问李婷婷“学习成绩怎么样?哪门课偏科?”
“我知道他是关心。但是我初中时,成绩不冒尖,性格敏感,我很害怕这种被人凝视、被人注意的感觉。”李婷婷说,以至于那时每次过年前,她都会焦虑上好几天。
“催婚”话题困扰着年轻人。来源:视觉中国。
大龄未婚群体想要的“边界感”,本质在于对包容和理解的渴求。走亲戚的很多话题,其实是在确认彼此的“人生进度”。1985年出生,已经是博士的罗晓,还是难逃被过年“催婚”的窘境。“即使学习再好,在老家亲戚看来,不结婚总是一处‘槽点’,很容易被围攻。”
他像研究学术课题般,对亲戚催婚行为进行了解构。“亲戚们因春节聚在一起进行的话题,大多数是‘无效’交流,比如问工作、问恋爱等话题,年年都问,年年还会再问一遍。既然如此,应对不走心的关心,不必太走心地回答。”
多年“历练”下来,罗晓的态度是不情绪化、不制造矛盾,他还下载了一张网红的照片保存在手机,如果有亲戚问,就给他看,“这是我的女朋友。如果谈得来,考虑带回家。”
社交软件上,有人支招要“以魔法打败魔法”,教小辈反问亲戚们,“工资多少、婆媳关系相处如何?”遇到不喜欢的话题,也有“00后”直接表达抗拒与反感。一位朋友说,多表达几次不配合、不接受,亲戚们也会识趣的。
(四)
变化的社会
年轻一代崇尚新的交往规范
离开外婆家,我们又继续去几位姑姑家拜年。一天下来,4家亲戚走完,返程时已是深夜,身心俱疲。我忍不住问父亲:“为什么您这么在意走亲戚这件事?”
父亲说,我小时候家里遭了洪水,危难时刻妈妈向娘家求助,把我寄养在了外婆家,他们才得以好好重建家园。还有一桩更久远的事。在父亲还小的时候,家里有一次真的穷得揭不开锅。爷爷的妹妹在乡政府上班,家里条件稍微好些。爷爷提着袋子走了十几里地,去借了半袋米回来,才帮助一家人渡过了难关。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农耕时代,以血缘为纽带,家族抱团远比个人抗风险能力更大。那些“没米了”“洪水来了”的生存风险,在交通不发达、物质不丰富的年代,让亲族互助联结在一起,是一种更让人依靠的力量。父亲的个人记忆,恰恰印证了这一判断。
《金融的逻辑》作者陈志武曾说,靠亲情、友情进行跨时空利益交易,在市场不发达的社会,更为普遍。其弊端是,在这样的人情社会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无边界的、黏稠性的。
但巨变正在发生。在中国社会从人情到信用、从社会关系到社会契约的历史转型中,我们与亲戚之间,还会发生怎样深刻的变化?
阔别三年,罗晓再度回到安徽芜湖的小镇,重新回归家庭的温暖,让他对家乡也生出久违了的亲切感。“今年连亲戚的‘催婚’也显得有些可爱,毕竟许久没有听过了。”罗晓说。
在都市打拼的年轻人,在三年后的“久别重逢”里,在疫情的考验后,对亲情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渴望。但是,具体到春节走亲戚这件事时,他们中不少人所集体遭遇并“吐槽”的不适感与违和感,恰恰也反映出,年轻人所需要的“新型”亲戚关系,与上一代相比,已经大相径庭。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冲淡了源于血缘的相互依存,正在塑造出年青一代所崇尚的社会交往新规范:保护隐私,注重边界,尊重个性,拥抱多元。
走亲戚,还是要走,不过,也愿叔叔伯伯七大姑八大姨们,和我们一起,接纳这种变化。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内人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