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农历新年,有人选择回家,在饭桌前和家人嗑着瓜子聊着最平常的生活。

也有人选择旅行,带着亲友踏上一段念想多年的圆梦之旅。

因为疫情,无论回家还是远行,都是久违的一场相约。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赋予重新出发最原始的加速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个除夕,三年未归家过年的游子陈馨坐在自家沙发上,计划在春晚倒计时敲响的那一刻拥抱父母;姜雪儿一家人则首度集结自驾旅行,在西双版纳的晚风中相伴守岁,彼此祝福。

这两段关于“归途”和“远行”的故事,都让我们看到:团圆本身,即是风景;家人之所在,就是幸福之所在。

三年没回家过年

爱哭的她今年不用自己做年夜饭了

在2023年返乡的飞机上,陈馨总结自己三年来学会的两件事——遇到困难不能哭,以及自己做饭。

陈馨在大学毕业之前很爱哭,2020年的那个春节,陈馨手机里刷屏的各大医院门诊爆满的视频,那年的春晚临时增加了一个关于抗疫的节目,她第一次在新年时落泪。

陈馨那时大四,没回家过年的理由很简单,怕妈妈唠叨找工作还是考研的事,自从在电话里和妈妈吵过一架,她就决定躲去朋友家里过年。结果这一躲,就让妈妈一个人呆在了老家,妈妈打来电话,说不敢出门,很害怕,呆在家里又无聊,陈馨教会了妈妈在网上打麻将,62岁的妈妈染上了“网瘾”,整天对着手机笑。

后来陈馨的妈妈告诉她,她很希望封控的日子里有女儿陪着她,哪怕吵架也是好的。那时陈馨已经工作了,2021年新年,全国都在提倡就地过年,陈馨自告奋勇报名留下来。理由也很简单,第一年工作,想多适应适应。

2021年发生了很多事,家里看着陈馨长大的大舅妈离世了,陈馨身边的朋友们一个一个也都离开了杭州,她慢慢也就很少哭了。默默下定决心,2022年的春节一定要回家。

可陈馨还是食言了,从杭州在春节前出现的一例病例开始。那时她已经兴冲冲下单了滑雪服,也让妈妈给自己换上了自己最爱的蜡笔小新床单。她反复向东北的老家社区确认政策,得到的答复始终是——情况不明朗,很可能面临集中隔离。

陈馨默默地退掉了票,2022年她第一次尝试自己做饭,做的就是年夜饭。排骨里的老抽放多了变成黑色,炒出来的年糕嚼起来硬邦邦的,唯一好吃的是只需加热的预制菜烤鱼,她用地铁站买来的向日葵布置了这桌年夜饭,还兴致勃勃地下楼,放了一支“仙女棒”烟花。

2022新年陈馨自己做的年夜饭。

2022年,陈馨被居家隔离了3次,她的做饭技术精进了不少。视频里,她和妈妈炫耀自己煲了3个小时的鸡汤。电话的另一头,老家也经历了漫长的管控,但妈妈不会用手机抢菜,也不会在群里接龙。陈馨很想哭,但她憋住了眼泪,默默在购物软件上给妈妈下单了一大堆的速热食品。

于是,2023年的新年,陈馨特别地想回家。

原本两小时的飞机提前了半个小时落地,可陈馨的妈妈还是准时出现在了接机口,妈妈还是一如既往的唠叨,一直要陈馨试试新给她买的睡衣,打量着陈馨说她又胖了,陈馨总觉得妈妈变矮了不少,不知是不是错觉。

家里厨房的架子上摆起了大半头猪肉,这是表姐从哈尔滨寄过来的,陈馨的妈妈打算切下来一块做笋干炖肉,这是她为陈馨学做的杭州菜,要陈馨品尝一下正不正宗。

表姐寄来的一大块猪肉。

下午,陈馨家人们陆续从哈尔滨、长春、香港等地赶来,聚在了老家。印象中,上一次这样的团聚,还是四年之前。桌上摆着切好的苹果和橙子,还有瓜子和坚果,没人聊工资和相亲的事,见面彼此问候的时说得最多的是:“这一年累坏了吧。”

年夜饭还没正式上桌,但仪式感已经先有了,小辈们联机打游戏,长辈们在麻将桌和厨房之间轮班,不一样的是,今年的小辈中有好几个留学回来,也要迫不及待给长辈露一手,陈馨被要求剥蒜和切葱,她的手艺果不其然地又被嫌弃了。

陈馨家的年夜饭菜单。

“今年新年有什么愿望呀?”陈馨妈妈在厨房里笑着问她。

“我再也不要自己做年夜饭了。”陈馨还是忍住了没哭,她决定今年好好陪陪妈妈。年后把妈妈接来杭州,以前总是在电话里念叨着西湖,这次一定要让她看个够。

小学语文老师用蜜月资金带全家自驾游过年

家人,变成了我的“诗和远方”

大疫三年,许多人都说生活仿佛“停滞”了,姜雪儿的人生却没有慢下来。结婚,生子,换工作,一件没落下,全给办好了。要说缺了点什么,她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是“诗与远方”。

也许是忙于生活的琐碎,也许是因为学生时代没有什么钱,曾经,姜雪儿对于旅行的记忆一直是一片空白。而这,也成为她心底的一处留白,一份期许。

离开少儿教育机构后,姜雪儿成了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她问孩子们:什么是“诗和远方”。

“我知道,就是出去旅行!”

“远方的风景很美,像诗一样!”

“一想到要去旅行,就好像读到好诗一样开心!”

孩子们的答案纯真直白,却藏着启发与真谛。

姜雪儿笑着点头,心里在想:总有一天,自己要去好好品读这首“远方”的“诗”。

2019年11月,姜雪儿与恋爱一年的男友、互联网公司运营官赵华领了证。她把远行的愿望放在了婚礼后的蜜月旅行,一边憧憬着,一边盘算着。小两口决定咬咬牙,多花些钱去海外度假。

不曾想,那年冬天,他们的计划被一场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全部打乱了。2020年7月,延期了半年的婚礼总算顺利举行。但国内国外疫情起伏不定,彼时姜雪儿又已怀有身孕,蜜月旅行只能延期。

此后很长一段日子里,姜雪儿住的小区被封锁过,她所带的班级也曾停课。“不要说远距离了,很多时候,再日常不过的距离,都会突然变成‘最遥远的距离’。”姜雪儿将心中的“诗与远方”藏起来,潜下心专注当下,给孩子们上好每一堂网课。

做母亲之后,姜雪儿变了,褪去了属于女孩儿的浪漫主义,遇事多了几分沉稳冷静。她说,疫情之下,当在生活中、网络上,看到、尝到太多辛酸与不易,人就会愈发珍惜起眼前的拥有与陪伴。

“诗与远方,对于我来说,不再意味着去多遥远的地方,而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和爱的人一起出发,去看、去体验更多世间美好。”

这一次,姜雪儿行动很快。2022年5月,她和丈夫商量用那笔没有花出去的蜜月资金,为家里添置了一辆新能源汽车。提车没多久,她便拉着丈夫、爸妈与女儿,一家五口先行“试水”了一次夏季西北自驾游。

防疫政策优化调整后,家里人都熬过了第一波感染,“阳康”痊愈。眼看春节渐近,她又坐不住了。这一回,她把一大家子就叫齐了:公婆、爸妈、孩子姑姑、姑父、侄女儿和他们一家三口,全员集结,说走就走。

“上一回自驾出游,感觉就好像被疫情追着,到过的很多地方,前后脚就被封控了;这次我们特意提前一周请假出发,放慢脚步,感受真的很不一样。”姜雪儿的这趟新春自驾游,没有制定什么周密的旅行计划,只决定了一个最终跨年的目的地“云南西双版纳”便动身出发了。

从合肥到长沙,再到昆明,一周下来,他们走走停停,随兴所至,尽兴而归。姜雪儿笑说,大包小包行李之中,婆婆和妈妈最爱的是一大一小两口电锅,赶路途中,她们会在沿途的公路休息区给宝宝煮上辅食,再给大人们做顿面条;而她最爱的则是自己新买的微单照相机,在橘子洲头,在花街小巷,定格下大家的笑脸,记录相伴而行的欢乐。

姜雪儿在昆明的海堤大坝边和白鸽互动。

癸卯兔年已近眼前,他们驾车,一路驶向西双版纳。日落之后的公路边,朵朵烟花相继迸放,点亮了沿途的夜空。

就在路上,她知道了一个消息,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发出通知,从2月6日起,试点恢复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

久违了,人间烟火。那一刻,幸福的旅行、家人的陪伴、归来的年味,让姜雪儿瞬间湿润了眼眶。“明年,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她在心里默默许下了新年愿望。

到达西双版纳之后,姜雪儿给女儿的头上插了一朵小鸡蛋花。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内人名均为化名)

关键词: 西双版纳 回家过年 从哈尔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