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程玮年少成名,创作颇丰,后来定居德国,从事电视台制片人等工作,但始终笔耕不辍,以“周末与爱丽丝聊天”系列等小说继续着与孩子们的对话,如她自己所说,“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应该是那只温暖有力的手,牵引着孩子从父母的怀抱走向广阔的世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理想的课堂,也应当如此,让经典作品成为“那只温暖有力的手”,带学生走向辽阔的世界,因此于她的故事,有一种深切的共鸣。拿到程玮这个系列的新作《运河边的密室》,我怀着期待甚至急切的心情读完全书,深觉“于我心有戚戚焉”。
【资料图】
“战争与和平”,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类让这样古老的主题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当然是一种巨大的不幸。中国读者熟悉的经典作品,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诗经·秦风》中的“王于兴师,修我戈矛”,再到汉乐府《十五从军征》中“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悲剧人生,再到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战争,贯穿着人类漫长的历史,从未停止。而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饥馑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让人联想起珂勒惠支版画中的那些饱受战争创伤、哀恸绝望的人物。战争的苦难,超越了一时一国,具有时间与地域上的普遍性。
阅读与思考这些主题,常让人陷入沉重的思考,感受到巨大的困惑和痛苦。我跟学生每次讨论这样的主题,往往很久都难以走出低落的心境。人性中黑暗的一面,以及人类一再重复错误的愚蠢,甚至让人很难平静地去面对下一堂课,以及人生中一个个漫长的黑夜。但程玮的书有一个如此突出的优点,即温暖和治愈。兼有读者与教师双重身份的我,深知这一点的难能可贵。这首先得益于她高超的叙事艺术,多年的写作经验,使她可以轻松而娴熟地驾驭许多严肃的主题,将其放在充满画面感与细节的故事里,让读者在沉浸式体验中对这些主题有入心的体会:就如同书中的彼得老师和学生,不打伞而走入瓢泼大雨,体验安妮一家在大雨中逃难的感觉。
但这种让读者进入故事现场的能力,并未将一种窒息感带给读者。这里可能有一个比例问题,即作家将如此沉重的主题,以一个合适的比例化解在米兰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米兰和爱丽丝的对话中。这个比例,既没有使一个沉重的主题变得轻逸甚至轻浮,被调侃甚至被遗忘,同时也依然让我们感受到日常生活的安全感与确定性。这大概还是因为作家将她平时的理性和智慧,放到了她的叙事艺术中。俄国画家马克·夏加尔的画,以超现实的手法赋予作品童话般的牧歌色调,以结构与色彩营造出独特的梦幻感和诗意。其实他的作品还有一个关键元素,即事物的比例都作了调整。比如在《小提琴手》中,这位小提琴手成了一位巨人,几乎与不远处的乡村小屋同高;这位身形高大的巨人,带给我们的并非力量感甚至压迫感,他身着红黄两色的大衣,手拿同一色系的小提琴,让明亮与温柔的气息弥漫于画面,让童年记忆呈现出童话般的浪漫甜美。一个世纪后的我们,依然可以在这样的画里安放童年与乡愁。在另一幅名作《公鸡》中,一个赤足的女人俯卧于一只公鸡背上,温柔地环抱住它的颈部。这只公鸡的体量也被放大到相当于一匹马甚至一头骆驼,占据画面的中心位置,昂首阔步,充满信心,给予女人稳定的支撑,表达出画家对太太深沉而专注的爱。
程玮的叙述中,米兰温暖而平静的日常生活,也以不少于二分之一的比例,成为故事的主线,《安妮日记》和现实中的战争,则是这条主线的背景,从未离去,但并不是,更不应成为生活的主体。这种恰当的比例关系,提醒读者对于战争的正确态度:应当原谅,但不应当忘记,更不应当仇恨。而米兰捐给难民的那件领子和口袋都如同精致花瓣的蓝外套、爱丽丝和绿草地融为一体的绿长裙、芭芭拉充满爱意的美丽的绿眼睛,都被着意描绘突出,以其超出其他事物的比例,带给我们清新美好的感受,强化或重建我们对人性的信心。如此种种,不知是作家刻意为之还是无意化用,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即这种比例,正呈现出她对世界的真实感受与价值排序,且贯穿于“周末与爱丽丝聊天”的整个系列,如同作家自己所强调的“那只温暖有力的手”,给阅读作品的孩子情感上的支撑、价值上的引领,带他们走向广阔的世界。
《安妮日记》最大的意义当然在于安妮用一个少女的视角,真实记录下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战争片段。这个角度之外,程玮在本书中借彼得老师提醒所有的读者,《安妮日记》也是一部少女的心灵成长史:她的内心的两个自我的对话与战争——一个热情快乐,甚至玩世不恭;另一个则安静、深沉、美好。还有她与周围人的相处,比如与小男朋友彼得(共住密室的另一个家庭的儿子)一起望着窗外蔚蓝的天空与栗子树上的晶莹露珠的情景,其纯美程度,不亚于《红楼梦》中宝黛共读《西厢记》的经典情节;而其实彼得更近于她的一个倾诉对象与灵魂伴侣,他们的感情应当介于朦胧的爱情与友情之间,彼得还给了她人生第一个亲吻——隔着头发,一半落在左颊上,一半落在耳朵上。再比如,因为必须与一个成年人合用一个很小的房间,安妮经历了重重困难,最后在爸爸的声援下,终于为自己争取到每天下午可以使用两个小时的写字台——一张自己的书桌,让人联想起伍尔夫著名的命题“一间自己的屋子”……这些细节,让《安妮日记》对于米兰这样的少女和其他同学来说,具有了一种特殊的亲切意味,安妮好像是米兰“每天走进校园就能碰到的一个女同学,一个昨天还肩并肩一起吃冰激凌的好朋友”。而安妮成长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与自我对话,与周围人共处,对于成年读者,也依然具有现实意义甚至未来性:自我的成长,将持续一生;每个人处理的最重要的关系,一为内在的自我,一为外在的他者。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还特别注意到书中有关彼得老师的内容。这些内容,为大家关注的“整本书阅读”提供了一个可模仿、可操作的优秀范例。彼得老师是一个出色的提问者,他的问题简明独特,又有讨论空间;他也是课堂讨论、外出活动的出色组织者,组织并深度参与,与孩子们真诚对话,书中有的内容,可以看作非常好的课堂实录。如果有家长与孩子共读这本书,还可以向米兰的妈妈学习,这位母亲是一个优秀的,同时也是真实的、并不完美的家长(比如抓住一切机会励志),我大胆地猜测,米兰妈妈身上也有作家自己的影子,不少中国式家长,也会看到自己的影子,会心一笑。
我很早就知道程玮的名字及成就,但关注并熟悉程玮,却是因为周益民老师。益民老师为人谦和低调,教学中流淌着诗意与哲理,同时也是一个细致真诚、富有创见的理想读者。他是程玮的忠实读者,用现在流行的词,应当属于“铁粉”。作为一名儿童文学的外行,我信任他的眼光和品位,跟随他一起阅读与思考,也一起期待程玮这个系列的下一部新作。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3年08月09日第2版
作者:周春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