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首场寒潮正大举南下,全国多地气温出现“大跳水”。浙江省气象台表示,1月14日—15日,寒潮自北而南影响浙江,日平均气温过程降温幅度全省大部可达12—14℃。
寒潮可以说是我国冬季最具破坏性的天气之一,往往会带来强降温、大风、雨雪冰冻等影响。作为冬季常客,想必大家对寒潮不陌生。不过,你真的了解寒潮吗?它和冷空气到底是啥关系?浙江哪里最“招”寒潮?今天,我们来说说寒潮那些事儿。
(资料图)
寒潮和冷空气是啥关系?
寒潮,是一种大规模的冷空气活动过程,但并非所有冷空气都能被称为寒潮。
根据2017年修订的《冷空气等级》国家标准,冷空气分为四个等级:弱冷空气、较强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由此可见,寒潮属于冷空气届的TOP。
1月12日,浙江省气象台发布了今年首个寒潮警报。发布寒潮警报也有严格的“门槛”——预计冷空气南下将于48小时内影响本地,日平均气温或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降温幅度≥8℃,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10℃,且过程最低气温≤5℃。
寒潮从哪里来?
如果你经常关注天气预报,一定对“西伯利亚”这个地名耳熟能详。寒潮“老家”真的在西伯利亚吗?其实不然,西伯利亚顶多算寒潮的“第二故乡”。
寒潮真正的源头远在北极,它起源于新地岛和冰岛附近,在西西伯利亚这个“中转站”积蓄能量后,能通过多种路径影响我国,一般可以将自己的“触角”延伸到长江中下游及江南地区,势力强盛的能直抵华南。
监测表明,我国大部地区平均每次寒潮降温幅度都在10℃以上。东北大部、江淮、江汉东部、江南、华南大部以及内蒙古大部、新疆北部平均寒潮降温幅度可达12℃至14℃,两广部分地区超过14℃。
浙江何时寒潮造访最频繁?
算上最近这波寒潮,近三个月内我们已经历了三轮寒潮。
实际上,寒潮不仅仅是冬天的“专利”。从全国来看,寒潮最早开始于9月,最晚可以到次年5年。对于浙江而言,寒潮主要发生在10月至次年4月。
那么何时寒潮造访浙江是最频繁的?省气候中心结合近30年的气候大数据表示,1—3月是浙江寒潮发生最多的月份,有超过60%的寒潮发生在这个时间段。
浙江哪里最“招”寒潮?
通常,越靠北,就越容易受到寒潮影响。近30年的气候大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年发生寒潮5.4次。
就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浙江来说,浙北浙中是全省最“招”寒潮的,平均每年有超过1次的寒潮过程;其次是浙西南地区,平均每年接近1次;而浙东南沿海地区则受寒潮影响最小,平均4—5年才出现1次。
寒潮来袭如何防范?
在寒潮来袭之前,气象部门会发布预警提醒公众注意防范。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寒潮预警分为蓝、黄、橙三级,其中橙色预警信号为最高级别的寒潮预警。1月13日,中央气象台就发布了最高级别寒潮橙色预警。
寒潮期间气温骤降,公众需注意做好保暖工作。
有关部门需注意高空悬挂物、设施农业等的防风加固工作,同时关注对户外作业的不利影响。
寒潮易带来雨雪天气,当雨、雪、雾等多种因素叠加,容易导致路面湿滑、能见度低,需防范给交通运输等带来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