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资料图片
1月8日,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至“乙类乙管”,这意味着对于新冠的管理发生了质的变化,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我们的生活朝向常态化又迈进了坚定的一步。
但调整为“乙类乙管”不是可以松口气或者歇歇脚的信号,更不是“一放了之”。当前,全球大流行尚未结束,疫情走向仍有不确定性。各地正在或者已经经历了感染高峰,防感染已退居次要位置,救治变得更加重要,因此防疫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防疫目标转变的同时意味着一张新的考卷正摆在面前。
答好这张考卷我们是有准备的。从2022年11月10日的“二十条”、到2022年12月7日的“新十条”,乙类管理的几点调整,在过去一个多月内的实践中,已经陆续落地实施,这给“乙类乙管”打响了前奏。
有了现实的基础,还要回答好老百姓对未来的疑虑。我们顶住了第一波高峰的压力测试,实施“乙类乙管”,医疗资源能否再次抵挡感染潮冲击,仍是全社会担忧的焦点。尤其春节将至,社会流动性大大增强,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保障能力是新阶段疫情防控的重点。
以科学之策应对非常之事,以精准之措应对非常之难。“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其中的重点是抓实抓细医疗救治资源的准备,着力保证群众用药需求,着力做好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的防护和救治,切实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等。从中不难看出,保护好最脆弱的重点人群,有力有序有效应对调整后可能出现的风险,是实施“乙类乙管”的重要指导原则。同时,对于阳了之后看病吃药医保如何报销这个百姓关注的焦点,1月7日四部门发文明确了报销方案,基本延续此前的保障政策,并给出了“先行执行至2023年3月31日”的时间表,兜底民生保障,让老百姓吃下看得起病的“定心丸”。
各方面如何管,安排得清楚明白。指导原则下,就看现实如何回答。我省多地已面向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陆续免费发放“防疫包”;不断织密分级诊疗、城乡三级救治,治疗关口在火速前移,抗病毒药物加快向社区医院下放,大医院的病区和医护人员也在加速扩容。可见,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后,绝不意味着所有防控措施的退出,而是要继续强化管理、强化服务、强化保障。
三年疫情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拉长,却也前所未有地把所有人黏连在一起成为命运共同体。“乙类乙管”是一次新的打开,亦是久违的回归。当下,大多数人已经从最初“中招”的慌乱焦虑中走出来,进入“阳康”后正常生产生活。在此信心之下,还有一个“管”很重要,每个人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信心加上耐心,我们就一定能在守好保健康、防重症防线的同时,推动经济和社会秩序加快走向恢复,最终取得抗击疫情的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