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劳’和‘立功’两个词语中,‘功’字的含义有什么不一样呢?”这是韦建新老师向思南县第三中学的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在这堂教研交流示范课上,这位来自广东省东莞市茶山中学的支教老师,将把自己对学生学情的深入研究,转化为更适合他们的教学设计。
广东省东莞市茶山中学的支教老师韦建新老为思南县第三中学的同学们上示范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自东莞和思南开展教育协作“组团式”帮扶工作以来,两地按照“思南所需、东莞所能”原则,充分发挥东莞教育优势资源,以“四个提升”为目标,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实现教育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思南注入强大人才动能,促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先进理念植入,开启教学“新模式”
通过聚焦“莞式慕课”新方法推进优质教学资源深度应用,统筹建设“一体化”优质教学资源,利用“莞式慕课平台”给思南县中小学老师培训授课,建立课堂新模式。
充分发挥广东省级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以腾讯会议加钉钉直播的形式,开展线上研修活动等,搭建城乡教育联系桥梁,构建跨校合作“共同体”。
建立资源供给长效机制。以“东莞教学资源应用平台”为载体,通过以点带面,分层推进的方式,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智慧学习,推动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目前,全市已开通账号12870个,覆盖铜仁1152所学校,其中思南100余所,推送优课微课10万多节,习题110多万道,教案30多万个。
创新管理模式,激发帮扶“新活力”
制定思南县中等职业学校2023年东西部协作工作方案、计划,覆盖学校管理经验、班主任基本功、学生管理、电商专业知识、教学业务能力、学生社团等方面,有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组织管理团队到东莞市进行共建示范校交流,充分发挥两地资源优势,互学互鉴,互促互进,共同推进两地全方位交流和互利共赢合作。
在思南县田秋小学,针对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生德育等方面,优化年级扁平化管理机制,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此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保障。
课堂精准服务,拓展教学“新空间”
通过“‘品质课堂·融合创新——云教研’研训活动”,远程观摩东莞市老师的示范课,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智慧学习,推动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构建“立体式”教研体系。目前,通过“莞式慕课平台”传莞式慕课《人工智能通识课》12节,东莞市微课程大赛信息技术获奖微课298节,东莞市人工智能编程教材共30节。
推进教育教学和管理信息化“一体化”建设,通过交互式信息技术手段,架构师生互动的平台,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和效能。东莞市塘厦第二实验小学支教老师黄丽玲在思南县田秋小学引进了“自然拼读”英语教学法,试点后全面推广,有效提升学生的成绩,开拓学生的视野。
进一步发挥广东省黄振余等“名教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东莞市与贵州铜仁市思南县的教研协作与教育教学交流,构建跨校合作学习共同体,不断提高帮助当地学校提高中学教育教学水平。韦建新老师跟思南三中物理教师10人签订帮扶协议,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以“教研促教学,随堂听评课”的帮带思路,听评课达42节,显著提升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谋求发展带动,办学品质“新跨越”
打造“莞香田秋”党建文化品牌。通过党建帮扶,争取东西部协作资源和本地优质资源,在思南县田秋小学建设了“莞香田秋”党建文化展示中心,打造“城市公共阅读空间”项目,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促进学生陶冶情操,获取真知。
发挥支教教师辐射引领作用。教育专家在完成援助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开设示范课40余节,专题讲座90次,辐射全县教师1万余人。
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教育专家积极邀请爱心企业和社会人士捐助,向思南县第三中学申请到东西部协作资金70万,扩建了约3000平方米、共5个场地的塑胶“莞铜篮球场”;筹集到社会爱心资金22万元,改建了“莞铜娇子轩”项目;为思南第五中学建设了创客实验室,填补了学校人工智能教育空白。
通讯员 李亚宇 苏波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文菂
编辑 骆航念
二审 张婷
三审 庞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