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总部


【资料图】

“全省整体疫情已渡过感染高峰期。”今年省两会,省人大代表、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王仁元在“厅(局)长通道”上传递出积极信号。

和过去3年一样,疫情防控,依然是会场内外的高频词。

随着防疫政策优化调整,代表委员、专家学者更为关注那些难以突破、不易被“看见”的难题。

疫情三年,给了我们哪些解题思路?

正在进行诊疗的急诊科医生。资料图

一、扭转“重治轻防”现象

2023年浙江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提及,新建ICU床位3000张。这些ICU将覆盖省市县三级,成为医疗救治的重要储备力量。

“医院内部‘储存’一些救治实力,需要的时候随时用得上,肯定好过‘用时方恨少’。”省政协委员、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曹启峰说。今年省两会现场,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话题依然很热。

省人大代表、绍兴市中心医院医共体党委书记马高祥建议,在经历战疫大考后,基层医院应该扩容发热门诊、传染病病区;门急诊大楼的每一层都应设置应急药品、设备。“这些规划和布局,关键时刻能救命。”他说。

省政协委员、浙大邵逸夫医院副院长虞洪分享了实战经验。医院正在打造新冠病毒感染的分级分层救治体系,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我们一直在探索平战结合模式,形成‘常备’+‘储备’体系,平时不浪费资源,战时灵活调度。”

“新冠疫情让我们意识到,是时候扭转医疗卫生领域‘重治轻防’现象了。”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吴息凤认为,“防”不是简单的一个字,而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吴息凤坦言,加大投入是必须的,不仅局限于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还要加强高校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和科研平台投入,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部门及卫生行政部门储备和输出高水平、高素养的人才队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升,涉及疫情监测、疾病救治、物资保障、科研攻关等各个方面,缺一不可。”她说。

杭州市拱墅区文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关口前移,发挥“哨点”作用

浙江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的几天之内,省内多地公布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地址和电话,不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陆续开出发热诊室。

非常时期,有人感受到基层“哨点”的重要性:看病、配药、拍片,就近解决轻症患者的就诊需求,同时将部分可能转为重症的患者,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

然而现实有些“骨感”。在省政协医药卫生界别讨论现场,不少委员直指痛点:目前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人员短缺、资源匮乏、设备落后、药品不足等短板尚未补齐,强基层这道题必须解。

“这是疫情留下的启示。”在省政协委员、淳安县中医院副院长陈专心看来,“在成熟的分级诊疗体系里,这些家门口的小医院是不可取代的,成为老百姓和大医院之间的重要桥梁。”他说。

吴息凤认为,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政府部门要做足规划、加大投入,改进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硬件、加强人才培养。比如,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水平和服务能力,确保做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工作等。

“在疫情防控主战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是‘配角’,应该发挥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规范转诊确诊或疑似患者的一线防控作用。”吴息凤说。

杭州采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为居民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三、全科医学素养教育刻不容缓

省两会召开前不久,村医群体和他们的“四件套”火出了圈。这个话题引发不少代表委员的思考:现代社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医生?

国家卫健委曾透露,全国千人口医师数达到3.04人,数量接近发达国家医师配置水平。从医生数量上看,我们不乏优势。那么如何提高医生的质量?

在省政协委员、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院长吴文灿看来,疫情带来一个启示,医生不能过早进入某一个专科,以免医学专业知识受到局限,“医生若仅能精通单一领域的疾病,并不符合社会期待。”

会场外,曾任杭州医学院党委书记的吕建新从教育层面剖析这一问题。目前,医学教育趋向于越分越细,但“医学生的培养,不仅要着眼于专业培养,而且更需要树立一种大健康观。”

吕建新呼吁,医学院校加强在校医学生全科医学素养教育刻不容缓。应该遴选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医患关系和医患沟通、医改基本政策和法律法规等等为主要教学内容。

“这些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可以成为全科理念的传播者、全民健康的维护者。”吕建新期待,像村医那样与老百姓紧密相连,普及常识、回应关切,并有一颗“什么病都可以找”“随时都能找”的仁心。

四、基础研究要敢坐“冷板凳”

眼下,为什么抗新冠病毒新药“一药难求”?

看世界,创新药开发是一项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的工作,需要漫长的前期基础研究,某种程度上导致了疫情3年,有效药物寥寥可数。比如,首个国产新冠口服新药阿兹夫定,看似出自疫情3年,实际历时18年才研发上市。抗新冠病毒,至今全球都没有“特效药”。

看全国,虽然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经济体,但在抗病毒药物研发距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

看浙江,省政协委员、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林丽注意到:虽然省内生物医药产业情况总体位居全国先进水平,但在创新药物上,和第一方阵的北上广苏仍有差距。

怎么办?结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等内容,会场内外的专家有话要讲。

林丽委员建议,要加大对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投入,尤其注重生物医药的基础研究。“可以加强各省市之间合作,充分利用成熟药企行业资源,减少在省内领域的重合投入,给上游研发让出更多资源。”

中国科学院院士、脑科学专家段树民认同这一看法,呼吁国家加大力度,支持一批扎根原始创新的基础研究、敢坐冷板凳的带头人。

林丽委员则建议引导社会资本加入。段树民补充说:“国内药企多,但大多重销售、轻研发。政府可以通过加强某领域科研投入等方式,引导药企研发。”

此外,在提高生物医药创新和转化效率方面,林丽委员提出,要紧密联动科研院所、企业和临床。

五、个人健康素养“有待补课”

经此一“疫”,“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健康守门人”的观念深入人心。尽管如此,类似“吃xx防新冠”“早阳晚阳都一样”等不科学的认知却广为流传。

目前,健康浙江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个人健康素养是否“跟得上脚步”?

数据显示,2011年到2021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8.8%提高到了25.4%。换言之,100个人里有75个人缺乏相关必要素养。

省政协委员、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郑冰认为,疫情让公众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更强烈了,也凸显了公民健康素养教育“有待补课”的事实。

郑冰委员建议,首先要“激励引导科研机构、高校、临床及公共卫生机构开展系统性研究,以便提前干预”,明确公民知识“空白”处;其次,政府、科研机构、专家、媒体应该组队合作,让权威声音越来越多,传播的方式和渠道越来越丰富,“互联网时代,要像市场维护流量一样,将健康科普做得深入人心”。

当前,疫情仍在全球持续流行,未来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只有直面问题、接受问题、思考问题,最后才能解决问题。走出疫情,才可盼可期。

【代表委员专访】

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代表委员这么说——

省政协委员王良静

省政协委员、浙大二院副院长王良静:

疫情发生以来,医疗机构的使命是兜住医疗救治和生命保障的底线。随着疫情发展,我们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在维持日常诊疗秩序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围绕发热门诊、急诊分流、重症救治等三大核心工作,迎战高峰。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我们要运用好前期积累的实战经验,进一步推进医疗资源升级扩容,保障设备设施和药品配备,做好人力资源配置和人员培训,满足患者看病就医需求。

省政协委员华军益

省政协委员、衢州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华军益:

战疫期间,我省推行多年的分级诊疗体系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医联体以及县域医共体内,各级医疗机构通过构建分级管理、分类收治的医疗服务网络,畅通群众看病就医和转诊通道,保障重症风险患者能够及时发现、转运收治或开展远程会诊救治。对基层医疗机构来说,短期内会经历患者就医需求增加、职责转变及人手不足等问题,上级医院可以通过下沉巡诊、人员派驻、建立远程医疗协作网等方式,保障诊疗体系内医疗服务供给。

省人大代表倪朝荣

省人大代表、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所所长倪朝荣:

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我国疫情防控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它不是放开不管,而是将工作重心从风险地区和人员管控转到健康服务与管理,强调更加科学、精准、高效做好疫情防控。虽然各地不再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不再施行隔离管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放松警惕,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的监测和防控仍是疾控部门的工作重心。对普通人来说,实施“乙类乙管”之后,每个人都要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郑文 整理 摄影记者 吕之遥)

关键词: 政协委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基础研究